深州中学数学学科课题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数学典型课例研究》开题报告仪式举行

深州中学数学学科课题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数学典型课例研究》

开题报告仪式举行

2019年1月22日,数学学科申请立项的衡水市“十三五”规划学科教研基地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数学典型课例研究》开题仪式在深州市中学会议室如期举行。课题组全体主要研究人员参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实施,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及水平的达成。在教学与评价中,要关注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表现;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不同特征及要求,更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其次,目前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一方面大家积极研究和实践如何进一步通过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还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悖的诸多问题,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凸现。鉴此,我校数学课题组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课例研究》这一课题。

本课题依据我校实际,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研究具有适应性和融通性的课例,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实施,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课题负责人杜仙梅老师主持了本次会议。

开题活动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首先数学组学科中心主任,课题组核心成员李玉蕊老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目标:

1、深入研究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特点,准确解读课程的价值与功能,探讨并初步形成高中数学各阶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课堂策略与模式;

2、探索高中数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的规律和方法,形成相应的规则和可操作程序,使其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为一线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

3、编制校本教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数学教学课例集》和《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形成结题报告及相关论文成果。

4、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新课程探索,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提供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促进和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推进我校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进程。

接着杜仙梅老师就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思路和阶段、研究人员的分工、预期的成果等作了陈述。

最后我们请评议专家侯雅莉老师,齐玉峰老师,对课题组汇报的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优点: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可操作性、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课题贴近学生,有较强的可行性。

3.课题研究方法较恰当,便于操作。

同时提出了以下建议:

1.组织、分工、进度安排较合理,建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细化,并要督促好各课题组成员及时完成好自己的研究任务,在分工的基础上还要有良好的合作。

2.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建议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3.预期成果种类较丰富。建议能有一定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报告。

本课题研究是以构建高效课堂理念为核心,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和谐共进为途径,立足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坚持专家、名师、骨干教师强强联手的基地建设策略,倡导合作文化。使数学学科基地成为全市数学教学的示范引领中心。